时隔61年,中国人口再次出现自然负增长,与此同时,2022年出生人口已经跌破1000万。其中,一组数据值得关注。2022年,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为62%,比2021年又降低0.5个百分点,总规模减少了666万。
数据披露后,引发了“一边是年轻劳动力越来越少,另一边35岁以上高经验值、高技术性的老员工再就业困难”的讨论。
为何会产生这种矛盾?又该如何破解?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35岁找工作嫌你老”
“我今年32岁,再过两三年就35岁,如果劳动合同不续了,或者给我裁了,我可能要啃老很长一段时间。”一位职场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本来计划今年结婚和“背房贷”,现在只能往后推推了。
“我是不可能生孩子的,因为没有太多的安全感,活着就已经耗尽全部力气,很多重要的东西当下都是奢侈品。我对这个社会最大的贡献和责任心,就是照顾好自己的人生,不添乱。”一位已婚未孕的女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在采访中,部分年轻人表示,一些单位的“35岁就业门槛”,的确会带来婚嫁、生育焦虑,这种焦虑主要由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担心35岁之后失业或离职,再就业存在困难,自身的生活都可能无法负担。
尽管这个话题经常被讨论,但目前查询企(事)业单位的招聘条件,明确要求“年龄35岁以下”的,依然不鲜见。
在受到职场“35岁危机”困扰的群体中,程序员是颇受关注且具有代表性的职业门类。一位IT行业从业者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国内的氛围整体30+再找工作,都面临一些困难,“尤其我们这个行业技术迭代速度快,强度也比较大,可能更加青睐精力充沛的年轻人”。他表示,国外的一些国家相对更加注重经验,珍惜技术人才。
为何企业对经验与技术的重视依然不足
在一个行业中,合理的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应该是既有精力旺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又有体力虽然有所下降但经验丰富的年长者。为何企业往往偏爱年轻人?
“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他们进入人口负增长时已进入集约型增长阶段,我们的状态是依靠规模人口的需求来推动上游产业的发展。”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吴一平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吴一平指出,创新与竞争正相关,相对公平竞争的机会,才能激励更多的创新,带动产业从低层级向更高层级变迁。而当产业升级到一定层次后,对经验与技术才会更加重视。目前,国内的企业、社会,“为人力升级买单”这一点可能还没有达成共识。
“产业政策要避免仅仅通过国有企业来实施,如果这样做的话,就和市场的竞争中性或所有制中性的原则相违背。应该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实施公平竞争的产业政策。这个过程中,要有对有能力的民营企业同等的创新激励。”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如何缓解职场中的“35岁现象”
如何缓解职场中的“35岁现象”对于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创造力与年纪并非线性关系,中年人的创造力与年轻人的性质并不相同,现实中也存在不少中年阶段更具有创造力的案例。因此,从社会层面需要破除年轻人更具有创造力的偏见,进而为各年龄段的优秀人才进入职业生涯的创新高峰创造均等机会。”吴一平表示。
他指出,为了避免“35岁危机”,社会—企(事)业单位—个人应在终身学习这件事上进行协同。“每个人都应持有终身学习的态度,社会与企(事)业单位为个人学习提供服务保障。”
中国人口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史毅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在人事的引进或招聘条例上,能够率先调整,是能够起到带动示范效应的,同时市场也能更早、更灵活地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从全球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人口出生率随着经济发展逐渐下降,这是难以避免的问题。中国一个特殊的地方是人口年龄结构出现了一个断层。”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金融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钟辉勇对澎湃新闻表示,当前存在的就业难和就业歧视问题,这主要是一个短期问题,和经济当前对劳动力的需求不足有关。
他指出,对于就业歧视的问题,比如普遍存在的“35岁现象”,从企业角度,不同工作岗位对劳动者年龄的偏好的确存在,“但年龄不应该成为一种明确的限制条件,可以考虑在法律上进行明确禁止。”
吴一平也指出,我们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在个人熟悉的赛道上持续走下去可能会面临各种瓶颈制约,“35岁现象”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类。与此同时,个人需要顺势而为,根据发展需要而进行事业转型,避免在单一赛道上出现年龄危机。
“35岁就业门槛,是多年延续下来的人事管理条例的规定和要求,但并不会一成不变。对企业来说,未来可能随着劳动力供给的减少,企业自身也会自发灵活地处理这样的问题。”史毅表示。
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型更加迫切
从根源去缓解“35岁危机”,需要我国的产业进一步升级,需要营造更加具有创新动力的环境。同时,从应对劳动年龄人口对劳动力市场冲击的角度,尽快实现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型也更加迫切。
这其中,公平的竞争机会,尤为重要。
陆铭指出,产业政策需要强调市场竞争,不能由行政力量在实施产业政策时直接去挑选享受政策的对象,否则就有可能导致不公平的竞争,甚至有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事后的效果并不好。应该有更加宽泛的市场竞争策略,允许有资质的企业参与到行业的竞争中来,根据事后的研发效果、产品的性能来给予相应的鼓励。
“对于就业难的问题,关键还是需要推进经济的增长,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发展,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同时,在产业结构上,相对于制造业,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更强,也需要对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钟辉勇说。
应对人口负增长 各国都有哪些招:支持生育 鼓励老人再就业 吸纳移民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标签: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我国科研人员突破磁存储材料新技术可提升信息存储速度和密度新华社北京1月19日电(记者赵旭)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存储尤为关键。记
2023-01-20 06:45
原标题:总台春晚首次牵手电影艺术新华社北京1月19日电(记者白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19日晚进行了第五次彩排。一部聚焦普通
2023-01-20 06:56
原标题:高校博物馆奇妙之旅线上开启70所高校130余件展品首次云端集聚中新网上海1月19日电(记者许婧)大到导弹模型,小到公文包;从状元及第匾
2023-01-20 05:53
原标题:振奋人心、有燃有泪《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北京首映中新网北京1月19日电(记者王诗尧)1月18日,由邓超、俞白眉导演,邓超、孙俪、许魏
2023-01-20 05:39
原标题:传统广式过大年最富年味烟火气文 羊城晚报记者黎存根今年的春节假期,烟火气、年味,成为极高频的热词。在广东春节期间丰富的非遗展示
2023-01-19 14:34
原标题:南沙再现先秦遗址(主题)出土重要文物标本172件(副题)羊城晚报讯记者文艺、通讯员穗文考报道:记者1月18日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2023-01-19 14:47
原标题:《古韵新声》:在70余件文物中感受春节文化之美“文物话春节,古韵迎新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的大型文化系列
2023-01-19 14:50
原标题:国博二〇二三新春展用文物带观众感受喜庆祥和节日氛围中新网北京1月18日电(记者应妮)雪花飘落、烟花绽放、鞭炮声阵阵……营造一派喜庆
2023-01-19 14:56
原标题:平遥国际影展揭晓荣誉归属山西影片斩获百万奖金中新网晋中1月18日电(记者胡健)第六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平遥之夜”特别活动17日晚在山西
2023-01-19 14:36
原标题:《满江红》北京首映(引题)张艺谋坦言各种类型融合难度大(主题)羊城晚报记者王莉1月17日晚,即将于1月22日(大年初一)上映的电影
2023-01-19 13:35
原标题:《三体》上线,科幻迷进入狂欢模式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肖斌《三体》电视剧在1月15日晚开播,这个中国科幻的最大IP千呼万唤始出来。在
2023-01-19 11:47
原标题:“我们”的生活记录——古代画像砖与现代摄影作品展开展中新网西安1月18日电(记者阿琳娜)18日,“‘我们’的生活记录——古代画像砖与
2023-01-19 11:49
原标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博”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上线中新网北京1月18日电(记者高凯)1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央博”平
2023-01-19 11:41
原标题:上海博物馆“玉兔精灵”兔年迎春展开幕中新网上海1月18日电(王笈)2023年是癸卯兔年。上海博物馆精选5件馆藏文物,并从山西博物院和衢
2023-01-19 11:51
原标题:《欢乐湾区年夜饭——2023除夕特别节目》大年三十上演(引题)三地一起闹新春水下醒狮超惊艳(主题)羊城晚报记者艾修煜实习生李诗静2
2023-01-19 11:48
原标题:40余件徐悲鸿海派收藏展出北京日报讯(记者李祺瑶)“海上客次——徐悲鸿收藏海派绘画展”近日在徐悲鸿纪念馆开幕。展出的40余件海派
2023-01-19 10:48
原标题:北京人艺开年大戏在首都剧场首演(引题)《正红旗下》展现“新京味”致敬老舍(主题)北京日报记者李俐“我是老舍,学名舒舍予……”
2023-01-19 10:56
原标题:星空有约丨大寒、除夕、春节“喜相连”,本世纪仅有五次!新华社天津1月18日电(记者周润健)农历新年将至,一些细心的公众发现,1月2
2023-01-19 10:52
原标题:二十八,把面发“二十八,把面发”旧时人们会在腊月二十八这天把面发好准备初一到初五的主食如今仍有一些家庭保有这一习俗“八”与“
2023-01-19 10:47
原标题:郎朗、吉娜首弹《动物狂欢节》(引题)“新春华尔兹”音乐会热烈奏响(主题)北京日报讯(记者高倩)腊月廿七的夜晚,国家大剧院年味
2023-01-19 10:53
原标题:颐和园百岁梅花飘出“傲骨幽香”(主题)时隔两年重新举办线下展(副题)北京日报讯(记者代丽丽)做福字、绘梅花、扎兔灯……昨天,
2023-01-19 09:44
原标题:圆明园福海冰场将现传统冰嬉(主题)20万张春节通票免费发放(副题)北京日报讯(记者代丽丽)临近新春,圆明园的大红灯笼已经高高挂
2023-01-19 09:35
原标题:春节近年味浓丨非遗迎新春潮流文创消费旺春节临近,年味渐浓。在北京、上海、辽宁、福建等地,大家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迎接新春的到来。
2023-01-19 09:43
原标题:迎春纳福、冰雪游园、赏花观展、科普互动……(引题)市属公园76项精彩活动陪您过大年(主题)北京日报 记者代丽丽朱松梅春节的脚步
2023-01-19 09:50
原标题:国博连开两展圆明园兔首领衔北京日报讯(记者刘冕)春风有形,瑞兔留痕。昨天,“癸卯金安——二〇二三新春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圆
2023-01-19 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