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农业面临的最大风险是自然灾害,立足抗灾夺丰收是近年来我国农业的常态。我们要持续强化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全方位夯实粮食丰收和农民增收基础。
近期,河南遭遇烂场雨,部分小麦发芽霉变,引起社会关注。有人担心这会影响全国粮食市场供应大局,网传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抢购面粉行为。其实,我国粮食安全有充分保障,这种担心大可不必。
目前来看,灾情集中在河南中南部地区,主要是已经进入蜡熟期的小麦发生萌动发芽。而从当前各地披露的生产形势看,其他主产区夏粮丰收在望。安徽省反映,全省小麦面积4291.6万亩,较上年增加17.5万亩。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表示,山东省小麦长势良好、丰收在望。据河北省最新农情调查,全省3377.1万亩小麦长势喜人,预计6月7日开始机收。山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预计今年该省小麦产量和收购量均同比增加。近期各地媒体对农户的报道也显示,其他主产区形势还是不错的。
农业受灾不等于成灾或者绝收。对河南来说,遭遇阴雨的小麦也不是全部成灾甚至绝收,进入蜡熟期后产量基本形成了,实际损失与补救措施力度等都有很大关系。河南制定10项应对措施,加强农机调度和应急抢收,2亿元资金支持小麦机械烘干,协调空间场所向农民开放晒粮,尽可能减少灾害损失。退一步来说,因遭雨而萌动发芽的小麦,产量和质量确实会受到影响。但是,符合国家限量标准的发芽小麦可以做饲料,少数霉变小麦也可以用于工业酒精生产。这些阳光雨露的精华,依然是社会的宝贵财富。
农业面临的最大风险是自然灾害,立足抗灾夺丰收是近年来我国农业的常态。我国粮食生产之所以能屡获丰收,有两个因素功不可没,一是减灾增产,二是平衡增产。所谓减灾增产就是积极应对各类灾害。农业生产是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过程,现代农业是实现抗灾减损、减灾增产的过程。所谓平衡增产是从大的时空条件上追求平均单产的稳定。自然灾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也有其发生规律。常常是一地有灾,多地无灾;一时有灾,他时无灾;一地歉收,多地丰收。这些都离不开农业科技和装备的支撑。
一些网民的担心其实与这两年的国际粮食市场形势有关。近年来,受疫情延宕、经济下行、地缘冲突等因素影响,国际粮食市场波动较大,一些国家饥饿人口数量持续上升。与之相比,我国粮价总体在合理区间平稳运行,粮食市场始终保持充足供应,从城镇超市到乡村集市,“米袋子”充实、“菜篮子”丰富。具体到夏粮小麦,全国库存十分充足。近4年夏粮连续丰收,现有库存接近一年消费量。细心的人会发现,近期面粉价格稳中有降,这也反映出供应有充分保障。
从更大的角度看,我国粮食市场有望长期保持稳定,究其原因有三。一是“产得出”,生产保障能力强。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5亿亩左右,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农业科技和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随着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实施,生产基础将更坚实。二是“供得上”,供应保障能力强。政府储备粮布局持续优化,36个大中城市主城区和市场易波动地区成品粮油储备达到15天以上;各类粮食企业库存处于较高水平,再加上农户手中存粮,供给总量没问题。三是“调得动”,调控和应急保障能力强。各类企业年均收购粮食8000亿斤左右,维护了种粮农民利益;政策性粮食投放有序,满足了企业用粮需求;粮食应急保障中心和应急保障企业数量持续增长。
当然,以上是算大账。对遭灾农民个体来说,他们的损失还要高度关注。河南出台了多项措施,紧急预拨5亿元财政保费补贴资金,要求农险承办机构将小麦萌动发芽致损纳入理赔范围,建立绿色通道实现快定损快理赔,同时启动超标小麦收购预案,指定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等主体放开收购,做到对发芽、萌动的小麦一律收购,挂牌价格比市场价格每斤高1毛钱,省财政安排34.7亿元用于补贴价格差,萌动、发芽的小麦定向销往饲料和工业酒精企业。希望随着这些措施的落实,能进一步减轻受灾农户损失。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我们要持续强化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全方位夯实粮食丰收和农民增收基础。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标签:
上一篇:绿电成就“零碳海岛”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绣美古徵”澄城刺绣精品展开展陕西日报讯(记者梁少飞)5月2
2023-06-06 05:36
原标题:夏夜繁星李冰夏日白昼的暑气总是咄咄逼人,让人只想躲避起来。
2023-06-06 05:32
原标题:山西朔州后寨秦汉墓葬发掘资料公布一探究竟→近日,山西省考古
2023-06-06 05:45
原标题:低微生活(三首)方华麻雀天空很大快乐很小总是在低处寻觅生活
2023-06-06 05:38
原标题:管弦乐团奏响春城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黄榆2023年6月30日,由云
2023-06-06 05:56
原标题:《梦中的那片海》热播以平凡人生致敬理想中新网北京6月4日电(
2023-06-05 16:39
原标题:154项文旅活动,把精彩演出送到群众家门口(引题)“四季村晚
2023-06-05 16:55
原标题:浓缩地域风情满台青春风采(引题)《凤舞运河情》舞出天津味道
2023-06-05 16:50
原标题:章若楠、陈伟霆奔赴十年之约(引题)《照亮你》聚焦消防员群体
2023-06-05 16:37
原标题:“长安有故里——丝路少年大唐行”开展陕西日报讯(记者张琪悦
2023-06-05 16:38
原标题:饶晓志监制电影(引题)《漫漫长日》发布“怪妙的”海报(主题
2023-06-05 15:40
原标题:张信哲率队演唱《稻香》感动观众(引题)“情歌王子”不单会唱
2023-06-05 15:32
原标题:山西公布秦汉墓发掘资料助推中国北方秦汉考古文化谱系建立中新
2023-06-05 14:45
原标题:豆瓣9 0,《蜘蛛侠:纵横宇宙》(引题)口碑爆了(主题)羊城
2023-06-05 14:45
原标题:《热烈》成上海国际电影节闭幕片(主题)黄渤、王一博领衔主演
2023-06-05 14:51
原标题:6日芒种:仲夏至此始,青梅煮酒香新华社天津6月5日电(记者周
2023-06-05 14:51
原标题:新概念书店迎开业潮与线上平台错位竞争(引题)实体书店的春天
2023-06-05 13:50
原标题:北京京剧院青年演员沙霏个人专场上演(引题)“秋声霏扬”尽展
2023-06-05 13:37
原标题:多名消费者买斑马音乐节门票遭遇“跳票”,秀动App:5日内退款
2023-06-05 13:55
原标题:《猫神在故宫》端午首演,原著作者谈儿童剧创作:(引题)阅尽
2023-06-05 10:56
原标题:“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将开展丰富活动中国文化报讯(记者张影)
2023-06-05 09:57
原标题:“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博活动达7200余项中国旅游报讯(记者徐
2023-06-05 09:34
原标题:从《流浪地球2》道具到“未来车站”(引题)科幻产业展让观众
2023-06-05 09:35
原标题:捷杰耶夫长城脚下奏响《红旗颂》(引题)户外古典音乐会带来全
2023-06-05 09:48
原标题:专题晚会《奋进在文明的征程中》今晚播出北京日报讯(记者张楠
2023-06-05 09:52